2025年07月04日
馬永昆
“世上本無路,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;長島山巒本無樹,歷經(jīng)三代人的艱辛栽植,才有了今天的金山銀山、海上仙山、世外桃源……”
2018年3月20日,《煙臺日報》發(fā)表了我采寫的《長島的塞罕壩》。當時分管長島工作的煙臺市委常委于永信看到報紙后,當即打電話給長島縣委書記劉樹軍,讓他認真讀,提出落實意見。劉樹軍書記放下電話,立即讓辦公室田主任與我聯(lián)系。因長島的報紙晚送一天,劉樹軍書記第二天看了報紙后作了4點批示:1.認真讀,認真學習老一代的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。2.作出如何進一步做好綠化美化工作的打算。3.加速生態(tài)精神文明館及老海島事跡陳列館的建設。4.關注老干部在寫作中的困難。
后來,于永信部長親臨長島,與劉樹軍書記作了詳細研究。會議的一個議題涉及我:“該同志是參與大綠化的老人,又是離休干部,以他個人的名義給省委劉家義書記寫封信,述說綠化的艱辛,認證習近平總書記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’的偉大意義和建設長島生態(tài)試驗區(qū)的英明決策,應該能加大省委關注長島的力度……”隨后辦公室的同志和老干部局便協(xié)助我寫出了這封信,由縣委辦發(fā)出。
我向報刊投稿40年,首次引發(fā)如此轟動,令我受寵若驚。
4月9日,我又參加了五人座談會,議題是加快生態(tài)文明館建設,集思廣益大力搜集老海島事跡材料,使老海島事跡陳列館的內(nèi)容更加豐富生動。
林業(yè)、市政等有關部門都召開了專題會議,意在全面綠化的基礎上再錦上添花,全面消滅綠化死角,如國防建設采土采石留下的山坡。道路美化也是一大重點。要以老一代的奮斗精神,啃下這些硬骨頭。一時間,長島掀起了一個綠化美化的新高潮,一級帶一級擼起袖子加油干。
新一代長島人,從歷史的腳步和現(xiàn)實的體味中深切驗證了,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是含金量極豐的經(jīng)典理念。長島歷屆縣委書記、縣長張延廷、劉樹軍、王俊杰等,以及分管的縣委常委、副縣長,在黨內(nèi)外自上而下、不厭其煩地大講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??h委書記親自請來專家和各方面的代表,共同規(guī)劃、詳細設計,并到一線檢查督導驗證,不放過任何細節(jié)。歷經(jīng)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斗,如今的長島是“海邊垂柳綠茵茵,山巒松柏四季青;百花綻放美如畫,鳥語花香桃花園;山清水秀海藍藍,海上仙山賽江南”,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旅游休閑示范縣。
歷經(jīng)三年的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投資上億元,長島建成了莊重美麗壯觀的“長島海洋生態(tài)文明展館及老海島事跡陳列館”?!伴L島塞罕壩”精神在館中得以充分體現(xiàn),以孫運球為代表的創(chuàng)業(yè)人被圖文并茂地一一展現(xiàn),陳列館成了旅游觀光的必選之地。
有了全面綠化美化和硬件建設的大前提,才有了設想建設國際零碳島的偉大目標。
此事令我感受到,《煙臺日報》不僅是新聞的傳播者,更是情感的紐帶。我在與《煙臺日報》的共同成長中,有些感悟和體會。
之前有一種說法,認為領導干部只看文件、手機,不看報紙。這次的事情給我上了一課:領導干部不僅看報,而且善于通過報紙指導工作。
也有人認為,領導干部只關注專業(yè)媒體對中心工作和重大項目的報道,對業(yè)余作者寫的小文章不屑一顧。這次領導對我所寫文章的重視,使我感激涕零。劉樹軍書記親自來看望我,他對我說:“這些年您寫的文章,我都看過。您是從正面看待問題的,因而傳遞的是正能量,給讀者帶去了好心情?!边@是縣委對我的最中肯的評價。
自1988年起,我在《煙臺日報》共計發(fā)表了5萬多字的文稿,令我喜出望外的是,2025年1月,我有幸加入了山東省作協(xié)。這些收獲,離不開《煙臺日報》編輯、記者對我的關心和引導,在此致以衷心感謝!
(馬永昆,離休干部)